旅行青蛙:為什么每個HR都該玩?
這兩天身邊朋友們玩得最多的游戲,就是《旅行青蛙》(旅かえる)了。這款游戲在朋友圈瘋狂傳播,以至于讓我開始好奇它為什么會這么火爆。而當我也去玩了一下后,沒想到也變成了“佛養蛙,好媽媽”的一員。1、青蛙旅行其實是極簡版HR招聘手冊養蛙之后,日常三連問變成了:我蛙上哪去啦?我的蛙怎么還不回來?蛙沒回來也不寄張明信片回來?這幾句話HR們熟不熟悉、耳不耳熟?身為一個搞招聘的HR,我們的日常三連問一直都是:我的候選人在哪?我的候選人怎么還沒來?候選人怎么還沒有給我回復?這只行蹤不定、捉摸不透的青蛙就像HR的候選人一樣。?養蛙,你想讓它出門時,它在家里看書、做手工、吃東西、寫信;你想讓它早點回來,可它一夜不歸(八成養了只夜店蛙)……?招聘,好不容易找到了人選,但就是聯系不上;終于聯系上了,但是來不了;來了,但是發現不合適;終于覺得合適了,老板嫌太貴;等到入職了,用人部門開始嫌人不好用了……總之,都是淚。2、其實HR,真的管不了那么多養蛙之后,你發現自己能做的事情太少太少。你養了一只愛旅行的青蛙,種一些三葉草并及時收割,再用這些三葉草去為你的蛙蛙準備外出食物和必需品,招待它的來訪朋友。小青蛙時不時會一個蛙出去旅行,時間還不定,有時候出去好幾天也不回家,非常地隨性,不過小青蛙會給你寄來旅行的照片和各種禮物,但你什么也決定不了。作為一名HR,我們總是受到很多員工的誤解:“怎么工資還沒有發?”“又是什么新規定,真是受不了”“不想團建,我需要私人空間”“為什么別人公司都有年假,為什么我們沒有”“憑什么辭職要提前一個月?什么破規定”其實,在很多小公司,HR活成了行政+財務,很多的制度和事情都不是HR能決定的,領導一句話,你只能去執行。工資什么時候發?假什么時候放?還不是看老板的心情。就算是在有一定規模的公司,HR的方案計劃依然是處處掣肘。比如,老板說新年要用OKR了,HR們哼哧哼哧學了方法用上了,老板一句沒效果還是用回KPI吧,HR也只能灰溜溜用回KPI。所以,做HR其實和養蛙一樣,大多數時候,能決定的事情并不多。3、公司對員工如何,員工就會如何回報公司之前,網**出過一份青蛙旅行的攻略,每一份不同的食物都會影響著的青蛙去哪里。除此之外,你給蛙蛙的行李中裝的東西越棒,它去到的地方也會也稀有,還會帶上朋友們。游戲中,我們給蛙蛙的東西不一樣,它就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東西,給它的東西越好,它帶來的東西也越稀有。員工與公司的關系也是如此,我們都想讓員工對公司忠誠,但又是卻忽略了我們能給員工什么。首先,信任是員工與公司建立合作的基本條件,也是提高員工對公司忠誠度的基礎。這種信任不僅體現在對老員工、新員工,甚至試用期的員工也要給予基本信任。這種信任與否,往往影響到員工個體和團隊對公司的忠誠度。再者,是非常現實的福利問題。相同職位別人拿高薪而自己只能聊以度日,別人年假法定假日統統齊全而自己假期全靠老板心情,誰又會對你忠誠呢?總而言之,相信如果你真心對待你的員工,員工也會給你回報。4、栽培員工讓他強大到可以離開玩青蛙旅行給人們帶來的**樂趣,除了收到它從各個地方發來的明信片之外,還有看看它又結交了哪些新朋友,又獲得了哪個新稱號。這讓我想到了理查德·布蘭森的一句話:“栽培員工,讓他們強大到足以離開。對他們好,好到讓他們想要留下來。”正因為我們對蛙蛙付出了很多,它才能夠結交不同的新朋友,獲得不同的稱號。同理,面對好的員工,公司也應該不遺余力地栽培他們,讓他們茁壯成長。現在有太多的公司在強調狼性文化:為公司創造價值,為公司的成長流血流汗是員工應該的。而我們越來越少聽到的是,公司如何讓員工的成長。好公司里公司和員工的關系應該是相互成長的,一味的剝削員工價值的公司必定走不長久。 免責聲明:文章來源于互聯網或已標明來源,純屬學習與公益需求,版權及觀點歸屬原作者。在傳播過程中難免出現信息來源不明的文章,如果涉及到版權要求,請與我們聯系,我們尊重您的知識版權,并按要求刪除處理。